智能车制作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求信息!!!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QQ
威望
233
贡献
38
兑换币
0
注册时间
2011-4-5
在线时间
2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5 22: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哪位侠士有历届大赛赛道的具体信息共享下!感谢了 急求

4

主题

40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7
QQ
威望
318
贡献
403
兑换币
0
注册时间
2011-4-11
在线时间
13 小时
2#
发表于 2011-5-29 22:04:32 | 只看该作者
大赛规则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比赛规则与赛场纪律

        参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的竞赛车模套件,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以及控制算法软件开发等,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于指定日期与地点参加各分赛区的场地比赛,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参加全国决赛区的场地比赛。参赛队伍的名次(成绩)由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时间为主,技术报告、制作工程质量评分为辅来决定。大赛根据车模检测路径方案不同分为电磁、光电与摄像头三个赛题组。车模通过感应由赛道中心电线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电磁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图像(一维、二维)进行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摄像头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上少数孤立点反射亮度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光电组。
     竞赛秘书处制定如下比赛规则适用于各分赛区预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在实际可操作性基础上力求公正与公平。
一、器材限制规定
       1. 须采用统一指定的车模。本届比赛指定采用三种车模,分别用于三个赛题组:
编号        车模外观和规格        赛题组        供应厂商
A型车模         
车模:G768
电机:RS380-ST/3545,
舵机:FUTABA3010        光电组        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B型车模         
车模型号
电机:540,伺服器:S-A6        电磁组        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
C型车模         
车模型号:N286
电机:RN260-CN 38-18130
伺服器:FUTABA3010        摄像头组        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细节及改动限制见附件一。
       2. 须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处理器作为唯一的微控制器。
         有关细节及其它电子器件使用的限制见附件二;
       3. 三个赛题组所以使用传感器限制:
         参加电磁赛题组不允许使用光学传感器获得道路的光学信息,但是可以使用光电码盘测量车速;
         参加光电赛题组不允许使用图像传感器获取道路图像信息进行路径检测;
         参加摄像头赛题组可以使用光电管作为辅助检测手段;
       4. 其他事项
         如果损毁车模中禁止改动的部件,需要使用相同型号的部件替换;
         对于A型,C型车模(光电组、摄像头组)改装完毕后,尺寸不能超过:250mm 宽和400mm长。对于B型车模(电磁组)改装完毕后,车模尺寸宽度不超过250mm,长度没有限制,比赛过程中长度不得发生改变。
二、有关赛场的规定
     1. 赛道基本参数(不包括拐弯点数、位置以及整体布局)见附件三;
     2. 比赛赛道实际布局将在比赛当日揭示,在赛场内将安排采用与制作实际赛道相同的材料所做的测试赛道供参赛队进行现场调试;

三、裁判及技术评判
      竞赛分为分赛区(省赛区)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其中,全国总决赛阶段是在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指导下,与决赛承办学校共同成立竞赛执行委员会,下辖技术组、裁判组和仲裁委员会,统一处理竞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所有竞赛组织委员会工作人员,包括技术评判组及现场裁判组人员均不得参与任何针对个别参赛队的指导或辅导工作(提供微控制器培训除外),不得泄露任何有失公允竞赛的信息。
      在分赛区(省赛区)阶段中,裁判以及技术评判由各分赛区(省赛区)组委会参照上述决赛阶段组织实施。
四、分赛区、决赛区比赛规则
    分赛区和总决赛的比赛规则相同,都具有电磁组、光电组和摄像头组比赛。三个赛题组比赛一般在同一个场馆同时进行,所遵循的比赛规则是相同的,但如果受到主办方场馆条件限制,三个赛题组也可安排在不同场馆分别进行。三个赛题组分别独立进行成绩排名。
    分赛区和总决赛的现场比赛均包括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下面列出的现场预赛、决赛阶段的比赛规则适用于各分赛区及总决赛的三个赛题组。
    1.初赛与决赛规则
      1)初赛规则
1.        比赛场中有三条赛道。
2.        参赛队根据比赛题目分为三个组,并以抽签形式决定组内比赛次序。
3.        比赛分为两轮,三个赛题组同时在三个赛道上进行比赛,每支参赛队伍可以在每轮比赛之前有10分钟的现场调整时间。在此期间,参赛队伍只允许对赛车的硬件(不包括微控制器芯片)进行调整。第二轮比赛在同一赛道沿逆向进行。
4.        在每轮比赛中,选手首先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域内赛道上,赛车至少静止两秒钟后自动启动。
5.        每辆赛车在赛道上跑一圈,以计时起始线为计时点,跑完一圈后赛车需要自动停止在起始线之后三米之内的赛道内,如果没有停止在规定的区域内,比赛计时成绩增加1秒。
6.        每辆赛车以在两个单轮成绩中较好的一个作为赛车最终初赛成绩;计时由电子计时器完成并实时显示。
7.        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由比赛组委会根据成绩选取一定比例的队伍晋级决赛。
8.        晋级决赛的赛车在决赛前有10分钟的调整时间。在此期间,参赛队伍只允许对赛车的硬件(不包括微控制器芯片)进行调整。技术评判组将对全部晋级的赛车进行现场技术检查,如有违反器材限制规定的(指本规则之第一条)当时取消决赛资格,由后备首名晋级代替。
9.        由裁判组申报组织委员会批准公布决赛名单。
10.        全部车模在整个比赛期间都统一放置在车模的展示区内。
      2)决赛规则
1.        参加决赛队伍按照预赛成绩进行排序,比赛顺序按照预赛成绩的倒序进行。
2.        决赛的比赛场地使用一个赛道。决赛赛道与预赛赛道形状不同,占地面积会增大,赛道长度会增加。
3.        每支决赛队伍只有一次比赛机会,在跑道上跑一圈,比赛过程与要求同预赛阶段。
4.        计时由电子计时器完成并实时显示。
5.        预赛成绩不记入决赛成绩,只决定决赛比赛顺序。没有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队伍,预赛成绩为最终成绩,参加该赛题组的排名。
    2.比赛过程规则
      按照比赛顺序,裁判员指挥参赛队伍顺序进入场地比赛。同一时刻,一个场地上只有一支队伍进行比赛。
      在裁判员点名后,每队指定一名队员持赛车进入比赛场地。参赛选手有30秒的现场准备时间。准备好后,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选手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内,即赛车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超过计时起始线。赛车应在起跑区静止两秒钟以上,然后自动出发。赛车应该在30秒之内离开出发区,沿着赛道跑完一圈。由计时起始线两边传感器进行自动计时。赛车跑完一圈且自动停止后,选手拿起赛车离开场地,将赛车放置回指定区域。
      如果比赛完成,由计算机评分系统自动给出比赛成绩。
     3.比赛犯规与失败规则
      比赛过程中,由比赛现场裁判根据统一的规则对于赛车是否冲出跑道进行裁定。赛车前两次冲出跑道时,由裁判员取出赛车交给比赛队员,立即在起跑区重新开始比赛。选手也可以在赛车冲出跑道后放弃比赛。
比赛过程中出现下面的情况,算作模型车冲出跑道一次。
1.        裁判点名后,30秒之内,参赛队没有能够进入比赛场地并做好比赛准备; ;
2.        比赛开始后,赛车在30秒之内没有离开出发区;
3.        赛车在离开出发区之后60秒之内没有跑完一圈;
     比赛过程中如果出现有如下一种情况,判为比赛失败:
1.        赛车冲出跑道的次数超过两次; ;
2.        比赛开始后未经裁判允许,选手接触赛车;
3.        决赛后,赛车没有通过现场技术检验。
      如果比赛失败,则不计成绩
     4.比赛组织说明
1.        现场正式比赛前,每个参赛队伍都有现场环境适应性调试阶段。调试跑道与比赛跑道形状不一样。
2.        比赛开赛之前,所有车模都由比赛组委会收集并存放在同一保管区域,直到比赛结束。
3.        在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技术处将根据情况对参赛车模进行技术检查。如果违反了比赛规则的禁止事项,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队伍的成绩。
五. 其他

         1.比赛过程中有其他作弊行为的,取消比赛成绩;
         2.参加预赛并晋级决赛的队伍人员不允许改变;
         3.本规则解释权归竞赛秘书处和比赛组织委员会所有。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赛组织委员会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秘书处
2009 年 11 月 1 日




附件一:智能竞赛车模的规定
1.        禁止改动车底盘结构、轮距、轮径及轮胎;
2.        禁止采用其它型号的驱动电机,禁止改动驱动电机的传动比;
3.        禁止改造车模运动传动结构,包括滚珠轴承;
4.        禁止改动舵机,但可以更改舵机输出轴上连接件;
5.        禁止改动驱动电机以及电池,车模前进动力必须来源于车模本身直流电机及电池;
6.        禁止增加车模地面支撑装置。在车模静止、动态运行过程中,只允许车模原有四个车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
7.        为了安装电路、传感器等,允许在底盘上打孔或安装辅助支架等。
附件二:电路器件及控制驱动电路限制
1.        车模控制电路须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MCU作为唯一的微控制器。16位MCU只能采用9S12XS128(封装不限),也可以选用16位DSC或8位MCU(8位MCU可以使用2片)。核心控制模块可以采用组委会推荐的9S12XS128模块,也可以选用飞思卡尔公司微控制器自行设计制作控制电路板。每台模型车的电路板中只允许使用一种型号微控制器。8位微控制器最多可以使用2片,16位微控制器限制使用1片;不得同时使用8位和16位微控制器。
2.        除了上述规定的微控制器之外不得使用辅助处理器以及其它可编程器件;
3.        伺服电机数量不超过 3个;
4.        传感器数量不超过16个:光电传感器接受单元计为1个传感器,发射单元不计算;CCD传感器计为1个传感器;磁场传感器在同一位置可以有不同方向传感器,计为一个传感器。
5.        直流电源使用大赛指定的电池;
6.        禁止使用DC-DC升压电路直接为驱动电机以及舵机提供动力;
7.        全部电容容量和不得超过2000微法;电容最高充电电压不得超过25伏;
8.        本竞赛智能车中,除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核心子板、摄像头、舵机自身内置电路外,所有电路均要求为自行设计制作,禁止购买现成的功能模块。如果自制电路采用PCB印制电路板,必须在铜层(TopLayer或BottomLayer)醒目位置放置本参赛队伍所在学校名称、队伍名称、参赛年份,对于非常小的电路板可以使用名称缩写,名称在车模技术检查时直接可见。
可以选择参数:
1.        开发软件可以选择CodeWarrior调试软件,也可以另行选择;
2.        开发调试硬件可以选择秘书处统一推荐的 BDM工具,也可以另行选择;
3.        电路所使用元器件(传感器、各种信号调理芯片、接口芯片、功率器件等)种类与数量都可以自行设计选择。


附件三:赛道基本参数(不包括拐弯点数目、位置以及整体布局)
1.        赛道路面用专用白色基板制作,在初赛阶段时,跑道所占面积在5m×7m左右,决赛阶段时跑道面积可以增大。
2.        赛道宽度不小于50cm。
3.        铺设赛道地板颜色不作要求,它和赛道之间可以但不一定有颜色差别。
4.        跑道表面为白色,中心有黑线作为引导线,黑线宽25mm±5。引导黑线大部分为连续黑线,部分线段会是虚线。虚线的规格如下:


虚线段可能出现在赛道的直线部分,也可能出现在赛道的转弯部分,如下图所示:

每段虚线长度不超过1米。
虚线不会出现在十字交叉路口、坡道中。
5.        赛道中心黑色线下铺设有直径0.1-0.8mm漆包线,其中通有20KHz,100 mA的交变电流。频率范围20K±1K,电流范围(100±20mA)。
6.        跑道最小曲率半径不小于50cm。
7.        跑道可以交叉,交叉角为90°。
8.        赛道直线部分可以有坡度在15°之内的坡面道路,包括上坡与下坡道路。


9.        赛道有一个长为1m的出发区,如下图所示,计时起始点两边分别有一个长度10cm黑色计时起始线,赛车前端通过起始线作为比赛计时开始或者结束时刻。在黑色计时起始线中间安装有永久磁铁,每一边各三只。磁铁参数:直径7.5 - 15mm,高度1-3mm,表面磁场强度3000-5000高斯。


起跑线附近的永磁铁的分布是在跑道黑色中心线两边对称分布。相应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小黑屋|智能车制作 ( 黑ICP备2022002344号

GMT+8, 2024-12-28 23:55 , Processed in 0.08992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